新華社塔什干12月23日電 通訊:“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”——一位數(shù)次“逆行”的烏茲別克斯坦青年講述他的中國情緣
新華社記者蔡國棟
“中國成就了我,是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?!闭趶V東外語外貿(mào)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的烏茲別克斯坦青年穆羅江·肯杰柏耶夫日前在塔什干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,從三次勇敢的“逆行”開始,訴說起自己對中國的依依深情。
肯杰柏耶夫今年29歲,2014年他開啟了在廣東外語外貿(mào)大學的留學之路,后來還同一位中國姑娘喜結(jié)良緣。
“得益于這些年在中國的學習經(jīng)歷,我不僅熟練掌握了中文,還收獲了友誼和愛情。”肯杰柏耶夫說,盡管早年坎坷的經(jīng)歷導致自己上學年紀有些大,但堅定的求學之心還是讓他收獲了許多,希望這輩子能夠活到老、學到老。
2020年,新冠疫情暴發(fā),肯杰柏耶夫看到中國的新聞報道,尤其是廣東外語外貿(mào)大學急需醫(yī)療用品的消息后十分揪心。為此,他自掏腰包買下2萬多只口罩,先后兩次從家鄉(xiāng)“逆行”回到中國,為廣東外語外貿(mào)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解了燃眉之急。
2020年4月,烏茲別克斯坦疫情也出現(xiàn)惡化,中國政府隨即派出醫(yī)療工作組協(xié)助烏方開展疫情防控工作。得知中國專家抵達后,肯杰柏耶夫再次選擇“逆行”。他從疫情相對較輕的家鄉(xiāng)古利斯坦市,趕到100多公里外的首都塔什干,自告奮勇為中國醫(yī)療工作組擔任翻譯。
肯杰柏耶夫還陪同中國專家前往撒馬爾罕州、安集延州和費爾干納州等地醫(yī)院開展交流。當中方專家在演示如何正確穿脫防護服時,他看到許多當?shù)氐尼t(yī)護人員紛紛拿出手機記錄,并對中國醫(yī)生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贊不絕口。
“中國專家將抗疫經(jīng)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我們?yōu)跗潉e克斯坦的醫(yī)護人員,他們的專業(yè)精神讓我十分感動、敬佩?!笨辖馨匾蛘f,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,烏中兩國相互支持、無私援助的種種事跡,使得兩國間民心相通,兩國的友誼更加穩(wěn)固,也讓烏茲別克斯坦人知道了誰才是“真朋友”。
為了進一步傳播中國文化、弘揚烏中友誼,2020年2月底,在中國民間基金和父母的支持下,肯杰柏耶夫和妻子李慧婷在家鄉(xiāng)古利斯坦市創(chuàng)辦了當?shù)氐谝凰形恼n堂,免費教授中文。從申請開辦課堂,到教室裝修,再到教學設備的采購和安裝,夫妻兩人全程親力親為。
肯杰柏耶夫說,他們的中文課很受當?shù)貙W生歡迎,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很高。如今,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帶動下,學習中文已成為當?shù)啬贻p人向往的新選擇。
談及即將來臨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,肯杰柏耶夫表示,他希望屆時可以成為烏茲別克斯坦體育代表團的一名中文翻譯,向更多人介紹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