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剛剛開年,金融市場就迎來了第一個大雷。貴州遵義最大城投遵義道橋宣布,156億債務展期20年,前10年僅還息不付本!
原文福利:
【資料圖】
技術性違約這幾年在房地產(chǎn)市場見的比較多,而城投公司相對很少。而一展期就是20年,這個時間創(chuàng)了紀錄,這和實質(zhì)性的違約,請問有啥分別!
實際上,我之前就看到過這個方案,當時以為是搞笑的,沒有想到居然成真了。
城投公司,都是地方的融資平臺,看上去是公司債務,本質(zhì)上是地方政府債務。這次地方債違約,不是第一次,也不是最后一次。只不過發(fā)生在遵義,還是有些意外的。
畢竟遵義也算是百強市,也是A股一哥貴州茅臺所在地,茅臺貢獻的利稅,是相當可觀的。不過,地方債務只靠稅務的話,那么可能永遠也還不清,還是要靠賣地才能解決燃眉之急。去年房地產(chǎn)市場進入寒冬,土地出讓收入至少下跌30%,不少地方債務的壓力都非常大。
我們?nèi)蟛块T,最近兩年,居民和公司債務基本上維持了穩(wěn)定,甚至有一定的去杠桿。居民債務已經(jīng)到了極限水平,但是違約不高,畢竟這個和很多社會福利掛鉤,居民砸鍋賣鐵也很少違約。去年鬧得很兇的爛尾樓事件,實際上真正“停貸”的也沒有幾個。
而政府債務分為兩個部門,一個是中央部門,一個是地方債務。前者的水平也不高,不僅越遠低于歐美,甚至低于同是發(fā)展中國家的印度、巴西等國。但是地方債的水平就爆表了,很多地方的基建,其實都靠這地方債務來拉動的。
我們很久之前,就在提打破剛兌,國企的債務不兜底,地方債務不兜底。但是之前市場不相信,可以看看那些收益率在10%左右的地方債,如果按照穆迪等公司的評級標準,可能是“非投資級”或者是“垃圾級”。但是,現(xiàn)實中沒人相信他們會違約,這些地方債依然是市場上的香饃饃,直到真的暴雷了,市場才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金融的基本原理還是有效的,奇跡并不存在。
未來,我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化解地方債務。其中一個方式,就是提高中央部門負債,提高赤字率,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的。這個債務,都是內(nèi)債,本質(zhì)上不存在違約的可能。
另外,就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。一方面,各地的收入會更為正規(guī),各種福利可能會減掉不少。另一方面,就是少花錢了。
雖然我們的賣地收入很高,但是實際上,為了賣地的花費可能會更高。畢竟荒地是沒人買的,還必要要通氣、通電、通水、通路、通網(wǎng),還要有配套的學校、醫(yī)院等等基礎設施。我在看到一個數(shù)據(jù),說這方面的花費,實際上已經(jīng)超過了賣地本身的收入。
以前那種攤大餅,擴大城市規(guī)模的增長方式,基本上宣布結(jié)束了。